close

文/記者林秉潔伴隨著全球少子化、高齡化的趨勢,各國首要面對的課題,就是慢性病人口的節節攀升,尤其是失智症、糖尿病的盛行率更是名列前茅,甚至有統計指出,「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」。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(ADI)最新的數據資料顯示,2018年全球的失智症患者新增了1000萬名;到了2050年,全球的失智人口將超過1億5000萬人!此外,目前已有越來越的臨床醫學研究指出,糖尿病可能是導致失智症的高危險因子,所以失智症近年來也多了「第三型糖尿病」的稱號。在台灣,目前約有28萬名失智症患者。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數據資料顯示,目前全台65歲以上的老人有超過340萬人,其中罹患失智症者超過28萬人,約每84人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,而在未來的47年中,台灣的失智人口將每天平均增加36人。換句話說,每40分鐘就會增加1名失智患者。事實上,糖尿病與失智症目前在醫學上還沒有特效藥,一旦出現就會伴隨著患者一輩子。對此,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嘉鴻指出,雖然失智症的成因目前還沒有辦法完全確定,不過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都顯示,失智症與糖尿病脫離不了關係;其原因在於,血糖控制若是不佳,會導致腦細胞出現退化與病變,並因此而提高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。「糖尿病患者,在使用降血糖藥物,或者飲食、生活習慣所造成的血糖的控制不佳,都容易造成低血糖的產生,一旦發生低血糖,就會提高腦細胞受損的風險。」林嘉鴻進一步說明,失智症被認為是「發生在腦部的糖尿病」,這與胰島素的抗性有關,因為一旦大腦的醣類代謝不足,就會導致腦細胞功能的退化與萎縮;另外,由於糖尿病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,並間接造成腦部的缺氧,所以兩者是互相影響的。除此之外,林嘉鴻還特別提醒年輕人,「不要以為失智症與你無關!」他指出,罹患糖尿病的年齡越早,發生併發症的機率也會越高,特別是血糖波動過大與血糖控制不當造成的低血糖的病患;對此,目前比較多的研究,多是「第二型糖尿病」,因為通常發病之前會有潛伏期,加上後續的血糖控制差、醫囑遵從性不佳,進而導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。林嘉鴻以診間一位病患為例指出,該位患者在30多歲時罹患糖尿病,並在他的門診持續追蹤了超過10年。結果,該名患者在不到50歲的時候,就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、思考邏輯受到限制,甚至還有類似健忘的狀況;後來,除了進行跨科會診外,更發現該名病患的糖化血色素表現不佳,因此被推斷是糖尿病導致出現失智症的症狀。「身體中的血糖,都是從嘴巴吃進去的,血糖的控制更顯重要」同為糖尿病病友的醫師林嘉鴻,自己在面對病患時會教導病友,不僅三餐要定時定量、避免高糖高油,且要以低GI飲食為主,並搭配纖維性高的蔬果,尤其是燕麥片、糙米飯,都會比傳統的包子、饅頭、麵包更有助於血糖的控制。除了藉助飲食控制、藥物進行血糖控制之外,林嘉鴻也指出,醫師與病患能攜手合作,把血壓、血脂控制在標準範圍內也很重要;另外,跨科的照護也能夠預防、降低血管變窄、硬化的可能性,進而降低罹患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。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eibin1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